最近一年都不知道在忙什么,总之是晕头转向的。 有哪些不足,望战友提出宝贵的意见。
此博文有很多早期的病例,不是很严谨;口腔临床是一个变化很快的技术,加快脚步,跟上世界的步伐……有你有我,咱们一起提高。
4年前的病例,患者不同意拔除多生牙,通过根管治疗,暂时使用……建议定期复诊。
一个侧切牙
分别是第三牙,第五牙
第五牙,需要根管再治疗……根分歧比较多。
下五,紧密侧压后,可以出效果……
下六,近中根……
下7,远中……

以上这些都是我早期的病例,通过大量的隔湿棉条或者护士吸唾,隔离口水。拍片的时候髓腔用湿润的棉球封闭。 现在不推荐了,橡皮障是根管治疗的必需品
很多交通支、侧支……是很难发现的,但是牙齿是一个三维立体图。
我们应该如何重建立体影像,如何做一个3D诊断呢?
封氢氧化钙糊剂,感觉应该是存在侧支的;十天以后氢氧化钙部分吸收……最终根充:如图
第一个图,当某一个牙齿有侧支的时候,往往另外的牙齿也是如此。
第二三图,怀疑牙髓牙周联合病变
中切牙外伤多年未治疗,怀疑有隐性裂痕,建议拔除。此小伙子渴望保留牙齿,我只好把它当一幅作品去完成……
下5封氢氧化钙糊剂后根充,
橡皮障是根管治疗的必需品,没它我不太敢RCT了,但是操作难度比较大,连拍片的难度都会变大,所以现在都是暂封以后再拍……
下六
下六七 的远舌常常存在一个小牙根,您是否非常留意它呢?
下六七 的近中通常存在管峡,您都如何处理?
六七 的近中通常存在管峡,您都如何处理?


我们应该如何重建立体影像,如何做一个3D诊断呢?
上面的图可以看清楚吗?
近中根是不是有点意思?
这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,近中根存在管峡,
另一个难点:远中根尖孔为闭合,应该如何处理呢?
管型预备的原则:
建立外形
便利形
洞型的清理
固位形
抗力形
预防性扩展
我们应该怎么理解,在临床如何实施呢?
同一颗牙齿,换一个角度更精彩;
同一件事,换一个思路更宽广。
下7 常见的 C 型根管,中国人比例多少,欧美是多少?
充填不到位,密度不够,对长期效果会有什么影响?
这是同一个人的牙齿,上六的MB1 MB2竟然也有交通支……那么另外的牙齿,肯定也少不了。
更多关于MB2 MM 等额外根管的预备、冲洗、充填技巧,在下一篇和大家交流,希望抛砖引玉,能得到大家更多的宝贵意见。